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系生于颧部的疽。由阴分积热而成。患处色紫、漫肿、坚硬、麻木、疼痛毒甚根深,难溃难愈。初起宜清热通结,内服内疏黄连汤。余治法见无头疽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鹤腾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温肾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红紫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许昭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胗,“唇疡也”(《说文解字》)。详唇疮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动,指脉之搏动;输,即经气所输之处。本篇阐述了十二经脉中,唯手太阴、足阳明、足少阴三经独动不休的道理,以及在邪气阻塞四肢的情况下,十二经气如何保持输转循环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