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伤半身不遂

内伤半身不遂

病证名。指半身不遂不由外邪所致者。多因气血凝滞,脉络不通,或痰火内作,饮酒酿湿,流踞经络而成。症有缓急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或一手、一指,先见麻木,一年半载,渐渐不能举动,此病起于缓者;或痰火内作,忽尔僵仆,少顷即苏,半身不能举动,此病因于火而急者,二者皆无表邪形象,故曰内伤半身不遂也。……血痹者,活血汤结痰者,二陈汤加竹沥生姜;酒湿成瘫者,戒酒,服散湿热之药。葛花平胃散,或加栀连,或栀连二陈汤;若气虚补气,血少补血。”参见半身不遂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胎怯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又名胎瘦、胎弱。①为小儿胎禀不足,气血虚弱的泛称。症见生后皮肤脆薄,毛发不生,形寒肢冷,面无血色,肌肉消瘦,筋骨不利,腰膝痠软等。治宜补益气血,滋养肝肾。用十全大补汤、六味

  • 臭芜荑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芜荑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救荒良方

    方书。又名《疗饥良方》。《济世专门编》六种之一。清代著作。不著撰人。此书汇录许真君济世方、济生大丹、辟谷仙方、道藏救饥方等救荒疗饥方19首。现存《济世专门编》本及其他清刻本。

  • 天应穴

    穴位分类名。即阿是穴。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:“不定穴,又名天应穴,但疼痛便针。”参见阿是穴条。

  • 雪上一枝蒿中毒

    病名。指因药用或服用雪上一枝蒿过量而中毒。证见流涎,呕吐,血压降低,呼吸困难等。文献载用黄土调水、米水或浓慈竹叶水饮服,可参考。病剧者可用阿托品进行抢救。

  • 伤积

    出《幼科金针》。即小儿积证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胃气虚喘

    见《丹溪心法·喘》。即胃虚喘。详该条。

  • 董君异

    【介绍】:见董奉条。

  • 伤风后发搐

    病证名。伤风后引起的抽搐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伤风后得之,口中气出热,呵欠顿闷,手足动摇。”多由患儿素禀胎元不足,外感风寒,邪扰经络而引起。治宜发散风寒,舒经活络。

  • 归芪饮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又名四神汤。当归八钱,黄芪、金银花各五钱,甘草三钱。水、酒各半煎,分三次热服。治脑疽背痈,毒盛焮肿,及虚人肛门发毒。在上者加升麻三分;在下者加牛膝三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