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八要

八要

指虚、实、冷、热、邪、正、内、外,为治病八要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治病有八要,八要不审,病不能去。……其一曰虚,五虚是也。脉细、皮寒、气少泄泻前后、饮食不进,此为五虚。二曰实,五实是也。脉盛、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,此五实也。三曰冷,脏腑受其积冷是也。四曰热,脏腑受其积热是也。五曰邪,非脏腑正病也。六曰正,非外邪所中也。七曰内,病不在外也。八曰外,病不在内也。审此八要,参以脉候病机,乃不至有误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堂图

    为绘有人体经脉经穴的图象或挂图。此类图象,在唐代以前已有多种流传,均佚。现存近代的明堂图有题为元·滑寿撰,明·吴昆校,清·魏玉麟重刻的一种,共4幅木板刻印挂图。

  • 治保

    指药物的攻邪治病与扶正保真的作用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气味有薄厚,性用有静躁,治保有多少。”

  • 卧产

    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指产妇临产时,背平着蓆,体不倦曲,使儿易产,所采取的体位,称卧产。

  • 茶麸

    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通肠解毒汤

    《辨证录》卷十方。生甘草、大黄、金银花各一两。水煎服。治钩吻中毒。

  • 脉诀启悟

    见脉诀启悟注释条。

  • 瞳神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瞳子、瞳人、瞳仁、金井、跌、眸。①仅指黄仁中央之圆孔,即今之瞳孔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目形类丸,瞳神居中而独前。”“吐人之大小随黄仁之展缩,黄仁展则瞳人小,黄仁缩则瞳人大。”(《

  • 伏寒喉痈

    病名。多由寒邪内伏,郁于肺系,复感时邪而发。症见喉间红肿或带紫色,脉不浮数(《病源辞典》)。治宜温散寒邪。方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。

  • 黄藤子

    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猫胞

    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猫胞衣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