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字蓼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文治条。
骨名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即尾骶骨,详该条。
阴血耗损的危重证候。多由高热、汗吐泻、出血或其它慢性消耗发展所致。临床表现为身体干瘪、皮肤皱折或眼眶深陷,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。本证与亡阳之别在于:虽有汗出但身热、手足温,口渴而喜冷饮,呼吸气粗,唇舌干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张杲条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聤耳,脓耳,缠耳,底耳和囊耳。均由风水入耳,内有积热上壅而成。若不早治,久则成聋。详各条。
即暴聋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六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汤衡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马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