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偏头风

偏头风

病证名。指头痛之偏于一侧者。又名偏头痛边头风。《丹溪心法·头风》:“偏头风,在左而属风者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痛门》:“偏头风者,其人平素先有湿痰,加以邪风袭之,久而郁热为火,总属少阳厥阴二经。有左痛忽移于右,右痛忽移于左者,风火击动其痰湿之气,所以互换也。痛久不已,令人丧目,目者,肝之窍,肝风内动,则害空窍也。盖木邪亢盛,则生风生火,鼓动胸中痰积,皆随火上逆为患耳。”治宜祛风通络,舒肝豁痰,补肝养血诸法。可用清空膏散偏汤加味四物汤等方。一般认为:头痛偏左者,属风属血虚或血虚火盛;头痛偏右者,属痰属热,或气虚夹痰。参见头风、头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匡(kuàng 况)

    同眶。眼眶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目匡陷。”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刺匡上陷骨中脉。”

  • 小儿肾病证治

    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肾属水,乃天一真精之所生。《育婴家秘》:“人之有肾,犹木之有根。其脉在尺,肾之虚实,以尺候之。命门在肾之间,为元气聚会之处,儿之强弱寿夭,尤系于斯。”肾主骨,肾虚者,骨髓不满,儿必

  • 寒肃

    运气术语。严寒。《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其运寒肃。”张景岳注:“气寒肃而杀令行也。”

  • 毒气攻心

    证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泛指因疮毒邪盛正虚,或失治、误治,致使毒邪内攻,扰及心营所致。证见心中烦乱,神昏,或恶心欲呕等。相当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。治法参见疔疮走黄。

  • 肾虚泄

    病名。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:“五味子散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,名肾虚泄。”详肾泄、肾虚五更泄泻条。

  • 医学摘粹

    丛书名。清·庆恕撰。刊于1897年。包括《伤寒十六证类方》、《伤寒证辨》、《四诊要诀》、《杂证要法》、《本草类要》五种。

  • 白饮

    即米汤,以其色乳白,故名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五苓散方条下:“上五味,白饮和服方寸匕。”米汤送服药散,有助胃气以行药力的作用。

  • 青蛤丸

    《卫生鸿宝》卷一方。青黛、煅蛤粉各三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指头大,每服三丸,睡前噙化。治肝火犯肺,头晕耳鸣,咳痰带血,咽喉不利,胸胁作痛等症。

  • 龙衣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蛇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盛启东

    【介绍】:见盛寅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