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吴茱萸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凯钧条。
反治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①指温热药治寒证,反佐以寒而发挥作用。例如阴寒证格热于外,服温热药常见格拒吐出,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则不呕吐。《素问注证发微》:“热以治寒,而佐以寒药,乃热因寒用
【介绍】:参见邵三山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土人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地柏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关上阳实者,胆实也,苦腹中不安,身躯习习也,刺足少阳治阳,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是。”所指似为足少阳胆经之临泣穴。也有说位在足背第二趾正中线第二跖趾关节之后方1寸处者(
肝为寒邪所中,使肝气不舒,疏泄失司引起的病证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肝中寒者,两臂不举,舌本燥,喜太息,胸中痛,不得转侧,食则吐而汗出也。”《千金要方》:“肝中寒者,其人洗洗恶寒,翕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猫须草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白睛红膜如伞纸者,此气滞血凝热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