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保婴易知录

保婴易知录

儿科著作。2卷,补编1卷。清·吴宁澜撰。刊于1812年。上卷鞠养类,论述新生儿的一些护理营养事项,如拭口、洗儿、断脐、灸脐等;下卷及补编为胎疾类、杂症类及疮疡类,分别对婴幼儿各种病症的诊治作了简要介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痰

    痰证之一。①指痰扰肝经的病证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动于肝,多眩晕头风,眼目瞤动昏涩,耳轮搔痒,胁肋胀痛,左瘫右痪,麻木蜷跛奇证,名曰风痰。”治宜用青州白圆子等方。《医宗必读》卷九:“在肝经者,名曰风痰

  • 湿剂

    十剂之一。用濡润滋养药物组成,具有解除津液干枯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湿可去枯。”“刘完素曰:津耗为枯,五脏痿弱,荣卫涸涩,必湿剂以润之。”

  • 紫中白滑舌

    紫色中见白滑苔。多见于酒客外感风寒,宜解表散寒,兼解酒毒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范东阳方

    书名。又名《范汪方》。《隋书经籍志》误作《范阳东方》。晋·范汪撰。卷数说法不一。《太平御览》引《晋书》记载:“范汪……撰方五百余卷。又一百七卷,后人详用,多获其效。”书已佚,但部分佚文见于《外台秘要》

  • 五脏苦欲补泻

    用药法则之一。根据五脏生理特性及病变采用补泻法则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;……心苦缓,急食酸以收之;……脾苦湿,急食苦以燥之;……肺苦气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;……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

  • ①居留、寄宿。指邪入而寄居潜藏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夫邪去络入于经也,舍于血脉之中。”②处所、病所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非胀之舍。”

  • 祛风除湿

    祛风法之一。是风湿之邪留滞经络、肌肉、关节等部位,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治法。可用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秦艽、威灵仙、桑枝、五加皮等药。

  • 朴硝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又名皮硝。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。苦、咸,寒。入胃、大肠经。泻热,通便,软坚。①治实热积滞,腹胀便秘。入汤剂或开水溶化服,4.5~9克。②治小儿食积,外敷脐部;乳痈初起及哺乳

  • 续信验方

    参见信验方条。

  • 慢脾风

    病证名。慢惊风的一种类型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脾风、虚风。多因吐泄既久,脾虚气弱,肝失濡养所致。症见闭目摇头,面唇发青发黯,额上汗出,四肢厥冷,手足微搐,气弱神微,昏睡不语,舌短声哑,呕吐清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