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便肠垢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肿锁喉风

    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第四卷:“此症因肺胃两经阴阳相结,内塞不通;外无形迹,喉间痰喘。先用吐痰法灌吐,再用六味汤。针少商、商阳、关冲、曲池、合谷、两手十穴。有血则生,无血则死。”相当于急性喉阻塞。

  • 小元宝草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小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水粘疮

    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黄水疮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外阳

    经穴别名。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:“外阳,在外踝上三寸,阳郄。”所指即跗阳。

  • 耳尖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大成》。位于耳廓上端,卷耳取之,尖上是穴(《奇效良方》)。主治目赤肿痛,目翳,偏正头痛等。直刺0.1寸;或点刺放血。②经穴别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率谷,见该条。

  • 四圣心源

    书名。又名《医圣心源》。10卷。清·黄元御撰于1753年。作者将黄帝、岐伯、秦越人、张仲景视为医中“四圣”。本书阐发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诸书蕴义。卷1天人解,阐述阴阳五行、脏腑

  • 刘德

    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彭城(今江苏境内)人。以医知名,治病多验。

  • 申枣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猴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元府

    即玄府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痱子

    病名。见《中医临证备要》。即痱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