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使君子丸

使君子丸

①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方。厚朴(姜汁涂,焙)、炙甘草诃子肉(半生、半煨)、青黛(兼惊及带热泻者用此,否则不用)各半两,陈皮一分,煨使君子仁一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米汤化服;一岁以下,每服半丸,乳汁化下。功能安虫补胃,消疳肥肌。治脏腑虚滑,疳瘦下利,腹胁胀满,不思乳食。②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七方。使君子仁、槟榔、酸石榴根皮、大黄(半生,半炮)各七钱半。为细末,以砂糖水煮,面糊为丸,麻仁大,每服三十至五十丸,淡猪肉汁或鸡肉汁空腹送下。治腹内诸虫作疼,口吐清水。③见《医方集解》。使君子仁二两,天南星(姜制)、槟榔各一两。上药合炒。如喜食生米,用麦芽一斤炒;喜食茶叶,用茶叶炒;喜食炭土,用炭土炒。研末,炼蜜为丸,每晨砂糖送下。治小儿虫积腹痛及食劳发黄,喜食茶、米、炭土等物。④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使君子、芜荑鹤虱、槟榔、百部、苦楝根丸。作丸服。治虫积腹胀,肚大青筋腹皮胀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阴经病

    病证名。指太阴经受邪引起的疾患。亦称太阴经证。宜辨虚实。《医学心悟·太阴经证》:“太阴经病,自古混同立言,故方药多错乱,今细按之,有三法焉。夫太阴有传经之邪,有直中之邪,有误下内陷之邪,不可不辨也。如

  • 脉极

    证名。指血脉亏损、重急的疾患。又称血极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心脏》:“凡脉极者,主心也,心应脉,脉与心合,心有病从脉起。又曰,以夏遇病为脉痹,脉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心则食饮不为肌肤,咳脱血色白不泽,其

  • 舌涩

    即舌謇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下气

    ①运气术语。指六气定位中的在泉之气。如水位下之土气、土位下之金气等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徵其下气而见可知也。”②人身下元之气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下气不足,则为痿厥心悗。”③治疗效应降气或镇潜。《

  • 热产

    病证名。又名暑产。杨子建《十产论》:“热产者,言盛暑之月,产妇当温凉得宜。热甚,产母则头疼,面赤昏晕。若产室人众,热气蒸逼,亦致前患,名曰血晕。若夏月风凉阴雨,亦当谨避。”

  • 惊惕狂躁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疮疹蕴热积毒,余毒上攻,惊惕狂躁不宁,口齿烦躁,或咽干口舌生疮。宜清热化毒,用五福化毒丹。

  • 水牛膝

    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石祁蛇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草石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桑皮

    出《食疗本草》。即桑白皮,详该条。

  • 丹房

    道教观房的别名。指炼丹药的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