灸法之一。用水煮艾或其他药物以其热气熏患处;或用火燃艾以其烟薰患处称为薰灸。《肘后备急方》:“中风掣痛,不仁不随,并以干艾斛许,揉团纳瓦甑中,并下塞诸孔,独留一目,以痛处着甑目而烧艾薰之,一时即知矣。
出《抱朴子》。即海马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惺庵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5卷。清·吴楚辑。刊于1795年。此书汇集《内经》等古医书予以选编而成。卷1“内经”、卷2“脉法”、卷3“本草”、卷4“症治”、卷5“医案”。具有“丛书”性质。现存初刻本。
【介绍】:见吴其浚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牡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五脏水肿病之一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肺水者,其身肿,小便难,时时鸭溏。”多因肺失宣肃,不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所致。临床特征为浮肿,大便鸭溏。治宜宣肺利水,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,或麻黄
见《普济方》。为丝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即鹿茸丸第三方,见鹿茸丸条。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清半夏12克,生龙骨、生牡蛎各18克,生赭石、炒黑芝麻、炒柏子仁、白芍药各9克,朴硝、陈皮、茯苓各6克。水煎服。治思虑生痰,因痰生热而致的神志不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