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后条辨直解
见伤寒论后条辨条。
见伤寒论后条辨条。
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胡芦巴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谷孙,江苏江阴人,长于诊治温热证,为一时名医,编撰有《温热逢源》、《柳选四家医案》等书,流传较广。
见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。即肩头,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。指发热热势壮盛,属于高热的范围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厥阴筋病。《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此证当发于九月之时,故名之曰季秋痹也。”详足厥阴经筋病候条。
《瘴疟指南》卷下方。乌药、炒甘草各一两,香附三两。为细末,加盐少许,开水调服。治瘴疟,心腹刺痛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又名赫痈。指生于脐上三寸建里穴之腹皮痈。证治见腹皮痈条。
古时纺纱织线之针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二曰员针,取法于絮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