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绪论
见伤寒缵论、伤寒绪论条。
见伤寒缵论、伤寒绪论条。
【介绍】:见唐宗海条。
见沈氏经验方条。
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。指介于强、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。
①纵,弛纵、纵缓之意。多属筋脉、关节病变,如筋纵、百节皆纵之类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有伤于筋,纵,其若不容。”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之大络,名曰大包……实则身尽痛,虚则百节尽皆纵。”②指脉象。《伤寒
病名。出《伤科补要·凡例》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
即凫骨。详该条。
民族医书。罗秉芬等编译。全书收载编号为P.T.1057号、P.T.127号、P.T.1044号和India Office56卷57号的四篇吐蕃时期藏文藏医学文献。其中两篇是医方汇编,另两篇介绍火灸疗法
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。①寓,寄托。把攻之目的,寄托于补法。如胎死腹中属于气虚不足的患者,用黄芪120克合开骨散(川芎、当归、血余、龟板)以下死胎。②寓,寄居。在补剂中加入一、二攻邪之药。《温病条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美人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肉苁蓉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