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》。指伤寒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搐搦的证候,详搐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玉簪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鸡痫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五。因痫发声如鸡鸣故名。参见癫、痫、六畜痫条。
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颃颡者,分气之所泄也。”
颈部的脉管,相当于人迎脉搏动处。《灵枢·水胀》:“水始起也,目窠上微肿,如新卧起之状,其颈脉动……。”
病证名。又名仲夏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太阳之筋……其病,小指支肘肉锐骨后廉痛,循臂阴入腋下,腋下痛,腋后廉痛,绕肩胛引颈而痛,应耳中鸣,痛引颔,目瞑,良久乃得视。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
出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四。多因平素脾肾虚寒,产后益虚,中气虚弱,肾失开合,故产后不自觉遗粪。治宜温补脾肾。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。
见《医学正传》。即钩虫病。详该条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木舌。见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乳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