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花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旋覆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旋覆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编)。即瘾疹,见该条。
见痘疹金镜录条。
经穴名,代号SI9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位于肩部后下方,当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;垂臂合腋取穴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布有腋神经分支,深部上方为桡神经;并有旋肩胛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肩胛疼痛,手
病名。见《伤科大成》。即髋关节脱臼。详胯骨出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瓠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精血或津液亏虚,导致阴阳平衡失调,阳气失去制约而浮动;阳又能使阴液进一步亏损,互为因果。症见潮热、颧红、盗汗、五心烦热、咳血、消瘦或失眠、烦躁易怒,或遗精、性欲亢进,舌红而干,脉细数等。治疗原则宜育阴
病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喘症论治》。指因郁怒伤肝所致的气喘。宜用四七汤等方理气降逆。参气喘条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化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急数,节律不调,止而复作,如雀啄食之状。
病证名。①指危重病证。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。”膏肓部位有指为膈中者。《外台秘要·五膈》:“膈中之患,名曰膏肓。”②指劳嗽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