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伏地延胡索

猜你喜欢

  • 吐舌

    病证名。见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又名舌舒。指患儿舌头不断地伸出口外,伸出较长而缩回较慢或久而不收者。与随露随收之弄舌,有所区别。舌乃心之苗,心经有热,引起舌头干涩而紧,故时时吐出,以图舒缓。临床上不仅

  • 柞木饮子

    《外科精要》卷上方。干柞叶四两,萱草根、荷叶蒂、甘草节、地榆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煎,分二次,早晚服。治痈疽,未成者能消,已成者能溃。

  • 针感

    针刺感应的简称,见该条。

  • 黄宣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天台(今浙江天台)人。撰《药书》10卷,已佚。

  • 脾虚泄泻

    病证名。指脾气素虚,或病后过服寒冷,或饮食不节,劳伤脾胃所致的泄泻。《症因脉治·脾虚泄泻》:“脾虚泻之症,身弱怯冷,面色痿黄,手足皆冷,四肢倦怠,不思饮食,时时泻薄。”脉多微弱,或迟缓。治宜健脾温运。

  • 顼(tíng 廷)

    即头顶部。

  • 痰饮恶寒

    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》:“痰饮恶寒,由痰滞上焦,营卫阻滞,抑遏清道,不能固密腠理而恶寒。肥人多有此证。脉滑或沉,周身沉重,胸满食减,肌肉如故。”又:“浊痰滞膈,先用姜茶探吐,后用通圣散加减。

  • 黐(lǐ 离)头婆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梵天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坚阴

    ①平相火、固肾阴的治法。梦中遗精多属相火妄动,肾气不固,用封髓丹(黄柏、砂仁、炙草)平相火而固肾精。②清热泻火法之一。叶桂《三时伏气外感篇》:“寒邪深伏,已经化热,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,苦寒直清里热,热

  • 水精

    指津液。包括水份及营养精微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