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右半身不遂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参左瘫右痪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详见子阳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指饮食不当,积滞不化所致的腹痛。小儿脏腑娇嫩,脾胃功能不强。若乳食不节,饱食过度,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,以致损伤脾胃,乳食壅滞,酿成湿热,热结肠胃而脏气不通,故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金代医家。祖籍山东曲阜,五世祖官居滕县。世代以儒学显名。精通医术,很敬慕仓公之为人。十三世纪七十年代,常往来于东平(今山东泰安),为人治病有显效。著有《素问钩玄》、《仲景或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指南》:“推食指法,此法能和气血,能发汗,用右大指外侧在虎口三关上,向上下推之,男左女右。”
即手第二指。又称次大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。”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野鸦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千里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宋代未独立设科,元、明代医学分十三科,始独立设咽喉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指卯时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……日出甚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