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蛊肿

猜你喜欢

  • 车前实

    出《神仙服食经》。即车前子,详该条。

  • 蒲槌

    出《本草衍义》。为蒲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蜣螂蛊

    病名。蛊毒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毒病诸候》:“其脉缓而散者,病发之时,身体乍冷乍热,手脚烦疼无时节,吐逆,小便赤黄,腹内闷,胸痛,颜色多青,毒或吐出,似蜣螂有足翅,是蜣螂蛊。经年不治,啖人血脉,枯尽

  • 上马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即二人上马。见该条。

  • 经候不行

    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
  • 寒喘

    证名。指内寒所致的气喘。《万病回春》卷四:“寒喘者,四肢逆冷,脉沉细也。”本证多属寒胜阳微,治以温阳降气为主,方如九味理中汤加附子等,参冷喘、虚冷上气喘条。亦指外寒所致的气喘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二:“或因

  • 糯米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糯米藤,详该条。

  • 谵妄

    证名。指多言乱语、妄见妄闻的证候。见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一作俨妄。多由阳热亢盛,或因血气不足,痰浊蒙蔽,而神志失常所致。实热者,伴见大便不通,心腹胀满,宜凉膈散、大承气汤等方。若虚病痰病,可兼惊悸,

  • 立应四物汤

    《妇科玉尺》卷四方。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熟地黄、五灵脂(半生,半炒)。为细末,温水调下,治产后血晕。

  • 沈炳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产乳十八论》一书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