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泄泻

产后泄泻

病证名。又名产泄。《丹溪心法》:“产后泄泻,此余血渗入大肠为泄,洞泄不禁,下青白黑色,用荆芥大者四、五穗,于盏内烧灰,不得犯油火,入麝香研汤调下。此药虽微,能治大病,方名的奇散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:“产后泄泻。其因有五。一者因胎前泄利未止,产后尤甚;一者因临产过伤饮食,产后滑脱;一者因新产骤食肥腥,不能克运;一者因新产烦渴恣饮,水谷混乱;一者因新产失护,脐腹脏腑受冷。其致泻之由虽异,一皆中气虚寒传化失职之患,并宜理中汤为主。食加枳实山楂;水加桂心茯苓;虚加桂附倍参;寒加桂附倍姜;久泻肾虚加桂心、熟附;瘀结不行加炮楂、归身。若见完谷不化,色白如糜,此脾胃大虚,元气虚脱之候,十有九死。惟猛进温补之剂,庶可挽回。即有烦躁发热面赤,脉来数大,皆虚火上炎之故,当并进桂、附、人参、甘、姜、苓、术之类,伏龙肝煮汤代水煎服,仍得收功。若小便混浊如泔,或大便中有白沫,如肠垢者,乃元气下陷之故,并宜补中益气加桂苓、炮姜升举之。或臭水不止加蕲艾香附吴茱萸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约束

    人体部位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肌肉之精为约束。”①张景岳《类经》卷十八注:“约束,眼胞也。”②泛指眼睑、眶筋膜、眼外肌等。

  • 手筋色

    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即纹色。详该条。

  • 针内障后法

    指眼科金针开内障术后的护理方法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金针拨治内障术后,宜封眼仰卧三日。痛甚则用熨法,呕吐者以乌梅止之。七日内只进温粥,不能用力咀嚼,大小便时起身轻缓并予以扶持,勿令高声言谈等。

  • 吕广

    【介绍】:见吕博条。

  • 妊娠伤湿

    病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妊娠中湿。详该条。

  • 燎眉蒿

    见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补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水蜡烛实

    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蒲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痹

    病名。由筋痹发展而成。亦有称为筋痹者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肝痹者,夜卧则惊,多饮数小便,上为引如怀。”《圣济总录·诸痹》:“肝痹。……肝之合,筋也。故筋痹不已,复感于邪,则舍于肝也。”《症因脉治·肝痹》

  • 浮心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出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位于腕部大横纹的桡侧边。

  • 髯(rán 然)

    两侧面颊的胡须。古人认为髯的多少及色泽的好坏与血气的盛衰有关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血气盛则髯美长,血少气多则髯短;故气少血多则髯少,血气皆少则无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