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明·万全《育婴家秘》。为小儿心热内盛而致的啼哭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心热烦啼者,面红色赤,或舌苔白涩,无灯则啼稍息,见灯则啼愈甚。治宜清心除烦,用导赤散加麦冬、灯心;甚者加黄连、龙胆草。”
医书。名9卷。清·张志聪集注。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牡丹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器械名。《喉风论》:“内针长六寸,其锋遍以竹杆套之,外露锋二分,其利如刃。凡口内红肿至牙床者以此破之。有格则不深入,故套竹杆于外也,其针如刃利欲其速破也。”②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内,音nà纳。内针,即
出《嘉话录》。为芜菁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尿道外口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小儿偏风,详该条。
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
即马牙。详该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金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