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李信条。
证名。为疠风兼证。见《杂病准绳》卷五。由气虚而引起的,宜用四君子汤加升麻、当归;因元气下陷而引起的,服补中益气汤;肾虚者用六味地黄丸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。即瞳神散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幼科准绳》集三。即胎热丹毒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:“缠耳常出白脓。”多由湿浊痰毒上犯耳窍所致。耳中出脓色白,听力下降。治宜解毒排脓。可选用龙胆泻肝汤、柴胡清胆汤等加减。参见聤耳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金钥》上卷:“痰火虚痨,咳损肺金而喉痛者。乃水竭于下,火浮于上。治主滋阴润燥。”相当于结核性咽炎、喉炎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朱砂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清·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