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杜鹃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脉诀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手太阴之别,名曰列缺,起于腕上分间,并太阴之经,直入掌中,散入鱼际。”脉从腕上1.5寸的列缺穴处分出,与手太阴经相并,直入掌中,散于鱼际部。本脉发生病变,实则手掌和手腕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方。川芎一钱,桔梗、防风、荆芥穗各一钱半,柴胡七分,黄芩、当归尾各二钱。水煎服。治大头瘟初起一、二日者。若阳明邪盛者,加葛根、厚朴各一钱半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樗叶,详该条。
见目锐眦条。
六经厥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腹胀,后闭,食为寒呕,名太阴厥。……考其厥因,多以不胜乘其所胜,气不得行,遂致于逆。”参见六经厥、厥证条。
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二。即水渍手脚丫烂疮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第七卷:“温风起而冷齿易安。”原注:“温风散……水煎服,仍含漱,治风冷齿痛。”即齿痛之由于风冷者。参见牙痛条。
隔饼灸之一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取净土和水为泥,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,细针穿刺数孔,上置艾炷施灸。每灸一炷,即易一饼,施灸壮数,当以病情而定。适用于发背疔疽,对白癣、湿疹等也有一定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