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乾疽

猜你喜欢

  • 痰证发热

    病证名。指因痰所致的发热。《证治汇补·发热》:“痰证发热,向夜大作,天明渐止,必兼胸膈不快,恶心不食,肢倦体瘦。盖痰滞中宫阻碍升降,故恶心痞满。血无所滋,故夜分转甚。津液不化而体瘦,气血阻滞而倦怠。均

  • 水疱

    即水痘,详该条。

  • 攻坚

    消法之一。用软坚磨积或消瘀的药物,以消散和破削坚硬积块的治法。适用于因气结、血瘀,或湿痰凝聚所形成的癥块、肿核。如肝脾肿大,用鳖甲煎丸之类。

  • 佛崖验方

    见广温疫论条。

  • 阴缩入腹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五。初生儿六七日后,阴囊收缩入腹,啼哭不止者,多系感受寒邪所致。治宜温经散寒。用硫磺、吴茱萸各五钱,为细末,研大蒜调涂脐下,再以蛇床子,微炒布包熨脐部。

  • 广成先生玉函经

    见玉函经条。

  • 刘大师

    【生卒】:九世纪初叶【介绍】:唐代民间医生。常骑马巡行村落中,为人用药治病。

  • 妊娠伤湿

    病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妊娠中湿。详该条。

  • 补阙肘后百一方

    见肘后备急方条。

  • 通关藤

    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一部)1977版。为通光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