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乾廓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曜仙

    【生卒】:1892~1976【介绍】:名显宗。四川巴县人。先后就读于巴县医学堂、重庆官立医学校、重庆医学研究会公立医校、重庆存仁医学校等,并从内江王恭甫游。曾在重庆创办国医药馆、国医传习所。建国后历任

  • 足三阳经

    即足阳明胃经、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。其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项背及下肢抵达足部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足之三阳,从头走足。”

  • 内功按摩

    即运气按摩。见该条。

  • 廉泉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RN23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别名本池、舌本。属任脉。阴维、任脉之会。位于结喉上方,当舌骨上缘凹陷处。(《千金要方》)。另说“在颔下,结喉上,舌本下。”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“颈下结喉上

  • 佛耳草

    出《脾胃论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吸壁藤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芦尖

    见《要药分剂》。为芦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喉中结块

    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多由七情郁结,气滞血瘀,痰浊凝聚所致。喉间结硬块,状如龙眼,胀塞于喉,致呼吸障碍,饮食难进。治宜解郁疏肝,消肿散结。可选用柴胡疏肝散、桃红四物汤等加减。或结合全身情况

  • 疫喉后虚劳

    病名。指疫喉后余毒未尽,正气未充,阴液大伤。若不慎起居,不戒酒色则致。①肺阴大伤。症见咳嗽、痰中带血、脉数虚细。治宜以补肺阿胶汤加减。②脾阳下陷。症见纳呆便溏,体倦乏神,正气虚陷。治宜调补中气,以参苓

  • 循脊

    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即长谷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