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乳痛

乳痛

病证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四。《证治准绳》卷之三:“……妇人内热,胁胀两乳不时作痛,口内不时辛辣,若卧而急起则脐下牵痛,此带脉为患。用小柴胡青皮黄连、山栀煎服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普本草

    本草著作。6卷。魏·吴普约撰于公元三世纪初期。载药441种。讨论药性寒温五味良毒,最为详悉。兼述产地生境、药物形态及采造时月。各药大致以药名、别名、性味类集、产地生境、药物形态、采时、加工、功效主治、

  • 圣济总录

    方书名。又名《政和圣济总录》。200卷。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撰。成书于1111~1117年(政和年间)。后经金·大定年间、元·大德年间(名为《大德重校圣济总录》)两次重刊。内容系采辑历代医籍并征集

  • 面白

    色诊之一。白为虚寒之色,属肺。临床上主气虚、寒证。白而色淡,肺虚失血;白而肥胖,气虚有痰;白而颧赤,气阴两虚;白而带青,气虚寒重;白如傅粉(浮白),气色皆夺;面多白斑,腹有虫积(多见于小儿)。白色而光

  • 风癔

    病证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即风懿,详该条。

  • 临产晕绝

    病证名。绝同厥。指产妇临产时出现昏不识人,四肢厥冷的症候。清·许廷哲《保产要旨》:“临产儿未生下,忽然晕绝者,此因痛极气闷也。急用生半夏面,米糊为小丸豆大,纳鼻中即醒。”

  • 气包

    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赤皰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鹿鞭

    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鹿肾之别名,详该条。·

  • 冻风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、卷四。即冻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六种新编

    丛书名。又名《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》或《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》。清·文晟辑。成书于19世纪中期。内容为《内科摘录》、《外科摘要》、《慈幼便览》、《增订达生篇》、《编方补遗》、《药性摘录》。

  • 井珠丸

    见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。即碧天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