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九节木

九节木
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山大颜之别名,详山大颜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开元写本本草经集注序例残卷

    书名。本书是根据敦煌出土唐人抄录的陶弘景《本草经集注》序例部分的影印本。参见本草经集注条。

  • 纯艾条

    见艾卷条。

  • 红柴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苏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暑月水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五。婴幼儿夏暑季节,腹泻,排出物如水样。多因感受暑湿之邪,浸渍肠胃所致。其症多兼小便赤涩或小便不通。治宜清暑利湿,用四苓散加木瓜、木通、车前子。

  • 豆渣石

    出《盘山志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竹铃芝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雷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点穴麻醉

    即指压麻醉。见该条。

  • 春尖花

    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香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呛喉风

    病名。又名飞丝毒、抢食风。多由心经热毒熏灼咽喉所致。症见咽喉干燥,口中发泡。若饮食吞咽有碍,甚而呛逆者则为重症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此症谓之飞丝毒,口中发泡丑药(雄精3克,梅片1.5克,胆矾0.3克)

  • 小儿唇紧

    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小儿紧唇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