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。《千金翼方·妇人》:“有伏虫胪胀肿。”
【介绍】:见朱权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拳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①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方。细辛、黄芩、防风、大黄(微炒)各一分,川椒(去目)、蜡各半两。为细末,用清麻油三合煎至紫色,滤过下蜡,为膏,每服用大豆大,点于耳中,日三次。治小儿风热入脑,或因水入而致的耳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作淋閟、淋秘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①淋与癃闭的总称。小便滴沥涩痛谓之淋,小便急满不通谓之闭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一:“热结下焦则为溺血,令人淋闭不通。”“下焦结热,小便赤黄不利,数起
《杨氏家藏方》卷四方。炒黑牵牛子三两,延胡索、炒补骨脂各二两。为细末,煨大蒜研膏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前葱须、盐煎汤送下。治冷气流注,腰痛不可俯仰。
泛指胃、大肠、小肠等胃肠而言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大肠、小肠皆属于胃,是足阳明也。”《伤寒论·阳明病篇》:“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