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下管

下管

管,同脘。即下脘部。《灵枢·上膈》:“人食则虫上食,虫上食则下管虚,下管虚则邪气胜之,积聚以留,留则痈成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叶珠

    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一箭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向阳花根

    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向日葵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子宫不收

    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五。即子宫脱垂。详该条。

  • 按摩

    ①泛指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。出《内经》。又称推拿、乔(矫)摩、按跷。是在人体一定部位上,运用各种按摩手法和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。《灵枢·九针》:“形数惊恐,筋脉不通,病生于不仁,治之以按摩

  • 莲薏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莲子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脐湿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指新生儿脐带脱落后,脐孔湿润不干,甚或有水溢出,或脐孔周围稍见红肿。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,为水湿所浸,如洗浴未给揩干,或因尿布过分潮湿,久浸脐部而成。治宜外用收敛固涩药物,如枯矾、

  • 董宿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四明(今浙江宁波南)人。正统间(1436~1449年)任太医院使。精通药性,临证效果较好。编有《试效神圣保命方》一书,后经方贤编定,改名《奇效良方》。

  • 大便稀薄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病腹满溏泄。”《脉经》:“腹胀如水状,大便必黑,时溏。”

  • 经行昏厥

    病名。指经行突发昏厥,片刻即醒,无后遗症的病症。常见有气脱、气郁、血脱、血瘀、暑厥所致。气脱者多因素体气血虚弱,经行期疲劳过度或悲恐所伤,气虚下陷,清阳不升,症见经期眩晕昏厥,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,汗出

  • 听呵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听河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