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盛下虚
即上实下虚。详该条。
即上实下虚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LR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位于大腿内侧,股骨内上踝上4寸,当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。一说“在股内廉膝上三寸,横直阴市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,深层外侧有股
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蔽心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秘方》卷九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出《喉科种福》。即帝中,悬雍之别名。
骨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。又名柱骨。参见柱骨条。
舌质红而有裂纹。为里热内迫,肺胃阴伤,宜甘寒泻火,育阴生津。
病名。出《医门补要》卷上。多因寒湿夹痰,阻滞经络而致。证见患处肿硬,大小不等。此愈彼起,随处可生。气虚者一日可发十数块,亦可破溃化脓。若小儿颈项生注痰若串,至喉者多危。治法:形体壮实者宜以芫花末三钱,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因忧思过度,气机郁结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病名。指挟头风而发的瘰疬。出《疬科全书》。多因肝气郁结所致。治宜开郁行痰,服解郁化痰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