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七疝

七疝

指七种疝病。历代有各种说法:①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任脉为病,男子内结七疝,女子带下瘕聚。”马莳注:“七疝乃五脏疝及狐疝癫疝也。”②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七疝者,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狼疝,此名七疝也。”③《儒门事亲》卷二:“七疝者何,寒疝、水疝筋疝血疝、气疝、狐疝、癫疝,是谓七疝。”④《医宗必读》卷八:“所谓冲疝、狐疝、疝、厥疝、瘕疝、疝、癃疝,分言七疝之状也。”⑤《素问识》卷七:“简按,七疝,考经文,其目未明显,姑从马、张之意。王永辅《惠济方》以石、血、阴、气、妒、肌疝、癖为七疝,亦未知何据。李中梓《医宗必读》别立七疝之名,分与,误甚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甲

    出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指怀孕。

  • 食肉则遗

    详食肉则复条。

  • 雄丁

    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一。其疔皰黑似灸疮,大如钱孔,形高,四畔泡浆色赤黄。治见疔疮条。

  • 岩大蒜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大一枝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卵

    即睾丸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腰痛不可以转摇,急引阴卵。”

  • 混元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方。紫河车一具。分作五至七块,用白糯米三合,合水淘净,入锅内同炒,米黄为度,为细末,每服五分至一钱。治气血俱虚,痘疮灰白色,不灌脓回浆者。

  • 悬蜞风

    病名。又名悬蜞、悬蜞虫毒风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上焦蕴积热毒,风痰塞壅而起。上腭肿垂,形如蛙腹;或如鸡子。咽喉闭塞,痰涎满口。”治宜清火解毒,并消肿止痛。宜用三黄凉膈散加减。参见上腭痈、重腭、

  • 启窍丹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三方。熟地黄二两,麦门冬、山茱萸各一两,远志、茯神、炒酸枣仁、柏子仁各三钱,五味子二钱,石菖蒲一钱。水煎服。治大病后或年老人之耳聋。

  • 痞根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医经小学》。位于腰部,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.5寸处(《医学入门》)。另说在“十二椎下旁开三寸半”(《医宗金鉴》);“第十一胸椎之下两侧,相去三寸半”(《中国针灸学》)。主治痞块。艾炷

  • 穿边天蛇

    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。见手心毒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