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安徽歙县人。精通医理,辑有《苍生司命》一书。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症与眼弦赤烂同,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宁条。
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方。续随子十四粒。为末,水煎去滓,放冷顿服,当吐泻愈。治血黄,病人三日鼻中出血,大小便亦见血,心间烦闷,腹中有块,痛如蛇咬,吐逆喘粗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食茱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箕门痈。见该条。
①刺法名。指出针后,以手指扪按穴位,掩闭针孔,无令正气外泄的方法。补法多用之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扪者,凡补者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也。”《针灸问对》:“补时出针,用手指掩闭其穴,无令气泄,故曰扪以养气。”适
病证名。①指桂枝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证象阳旦。”成无己注:“阳旦,桂枝汤别名也。”《金匮要略·妇人产后病脉证治》:“阳旦证续在耳,可与阳旦汤。”旁注:“即桂枝汤。”②指桂枝汤证兼见心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见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即荣卫返魂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