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栝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近时十便良方条。
证名。多由内有瘀血或痰饮所致。两眼周围目胞呈黯黑色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》:“……内有干血,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。”又李中梓《诊家正眼》卷一:“目胞黑者,痰也。眼黑行走呻吟者,骨节痰痛,痰
空同孔。亦称毛孔、玄府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所谓玄府者,汗空也。”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即针砂。详该条。
舌体肿胀而增大。即舌肿,参见该条。
穴位深浅分部名。亦称“地才”。指深层。参见人部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即赤筋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又名火嗽。肺受热邪而引起的咳嗽。表现为咳嗽频繁,吐黄色稠痰,面红咽干,指纹紫色。治宜清宣肺热。用泻白散加减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