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诗词古文>卞彬生平

卞彬生平介绍

(?—约500)南朝齐济阴冤句人,字士蔚。仕宋为奉朝请、员外郎。入齐,历官右军参军、南康郡丞、平越长史、绥建太守。才操不群,文多指刺。好饮酒,尝以蚤虱、蜗虫、虾蟆等为题作赋,又作《禽兽决录》,指刺权贵,文章传于闾巷。自称“卞田居”,妇为“傅蚕室”。>>查看卞彬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早年经历

  卞彬才调节操非同一般,为文多有指责讥刺。州里聘任他为西曹主簿,奉朝请,员外郎。宋朝元徽末年,“四贵”辅政。卞彬对萧道成说:“外边有童谣说:‘可怜可念尸著服,孝子不在日代哭,列管暂鸣死灭族’。您听到了么?”当时王蕴正在为父守丧期间,和袁粲同时死,所以说“尸著服”,服,就是衣的意思,“褚”的偏旁是衣,“孝”字去掉“子”,用“日”代替,这是指褚渊。“列管”,是指“箫”。卞彬退下后,萧道成笑道:“这童谣是卞彬自己作的。”齐王国初设建制时,卞彬又说:“谁说宋政权日子还远呢?它的末日已指日可见了。”萧道成听了,也不加罪于他。后来任他为右参军。由于家贫,出任南康郡丞。

  放浪形骸

  卞彬颇能饮酒,放浪形骸,曾作《蚤虱赋序》说:“我的生活很贫困,一件布衣十年不改换。一件袍服,便是要穿一辈子了,春夏秋冬全靠它们,没有办法更换。本人体弱多病,很少洗涮打扫,满床败絮,也不能清理。而且我性情懒散,对皮肤很不在意,澡刷时粗枝大叶,而且经常忘记。四肢多毛,又臭又脏,所以衣帽蓬席之间,跳蚤虱子到处都是,一天到晚,搔痒难耐,伸手到怀里就能抓一把,每天不停手地抓挠。俗话说虱子‘一天一夜见重孙’。而我身上的虱子更不必担心被水冲走,也不必忧虑会死掉,它们快活地聚居在我这又旧又烂的衣裤里,我既不能改换服装,又不能对它们施加掐咬,加之我的懒散,也没心思去捕捉它们,于是它们便子孙繁衍,至今已有三十五年了。”他讲的大抵符合实情。

  卞彬去世

  后来卞彬被任为南海王国郎中令,尚书比部郎,安吉县令,车骑记室。卞彬生性好饮酒,常用瓠壶瓢勺盛菜,他戴的帛帽十二年不换,他用大瓠瓢做火笼,里面的东西庞杂怪异,他自称“卞田居”,称夫人为“傅蚕室”。有人劝他说:“您这样不讲究作风,地位名声怎么能提高呢?”卞彬说:“就像赌博掷色子似的,掷十回都没好点子,这能说是掷的人笨蛋么?我喜欢掷,不管输赢,这恰恰是难能可贵的。”永元年间,任平越长史、绥建太守,死于任职期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尹璿

    尹璿,字仲玉。东莞人。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(一六一三)贡生,武宣知县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五一有传。

  • 周紫芝

    周紫芝(1082-1155),南宋文学家。字少隐,号竹坡居士,宣城(今安徽宣州市)人。绍兴进士。高宗绍兴十五年,为礼、兵部架阁文字。高宗绍兴十七年(1147)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。历任枢密院编修官、右司员外郎。绍兴二十一年(1151)出知兴国军(治今湖北阳新),后退隐庐山。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、吕好问吕本中父子、葛立方以及秦桧等,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。约卒于绍兴末年。著有《太仓稊米集》、《竹坡诗话》、《竹坡词》。有子周畴。

  • 蒋捷

    蒋捷(约1245~1305后),字胜欲,号竹山,南宋词人,宋末元初阳羡(今江苏宜兴)人。先世为宜兴大族,南宋咸淳十年(1274)进士。南宋覆灭,深怀亡国之痛,隐居不仕,人称“竹山先生”、“樱桃进士”,其气节为时人所重。长于词,与周密、王沂孙、张炎并称“宋末四大家”。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、山河之恸、风格多样,而以悲凉清俊、萧寥疏爽为主。尤以造语奇巧之作,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,有《竹山词》1卷,收入毛晋《宋六十名家词》本、《彊村丛书》本,又《竹山词》2卷,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。

  • 屠瑰智

    (851—902)唐苏州海盐人,字宝光。少时累举不第。后随钱镠起兵,以功授指挥使。昭宗乾宁四年,以功遥领常州刺史。迁越州指挥使。光化三年,徙守湖州。天复二年,徐绾、许再思叛,镶智往讨之,为其所害。

  • 晁公武

    晁公武(1105—1180),南宋著名目录学家、藏书家。字子止,人称“昭德先生”。济州钜野(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)人,晁冲之之子。

  • 俞庸

    镇江丹徒人,字时中。初为明道书院山长,成宗大德中试补户部令史,累迁尚服院都事。卒年六十五。

  • 邹本荃

    邹本荃,字方蕤,无锡人。邹式金的长子长孙,著有《录晓堂诗稿。》

  • 王锡

   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,字寡光。王弘子。少以宰相子起家为员外散骑,历位中书郎、江夏内史。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当朝,锡箕踞傲诞。卒官。

  • 贡泰父

    贡泰父(1298~1362),元文学家。名贡师泰,字泰甫(父),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官至礼部、户部尚书。元末以诗文擅名。

  • 朱斗文

    朱斗文,字彦章,号北湖居士,丹阳(今属江苏)人。《至顺镇江志》卷一九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