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易昌第
易昌第,一作第昌,南海人。明熹宗天启七年(一六二七)举人,明思宗崇祯十年(一六三七)任和平县教谕,后任云南副使。事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七六。
- 赵嘏
赵嘏(约806年——约853年),字承佑,楚州山阳(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)人,唐代诗人。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(806年)年轻时四处游历,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,留寓长安多年,出入豪门以干功名,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。后回江东,家于润州(今镇江)。会昌四年进士及第,一年后东归。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,入仕为渭南尉。约宣宗大中六、七年(852年、853年)卒于任上。
- 姚纶
姚纶,字允言,本姓卞,浙江嘉善人。为诗清丽有思致,书法得晋人体,隐居教授。有梦草集。《嘉善县志、嘉禾徵献诗》
- 昙延
(516—588)隋僧。蒲州桑泉人。俗姓王。年弱冠听妙法师讲《涅槃》,深悟其旨,遂舍俗服出家,隐太行山百梯寺。后宇文泰深敬之,为之立云居寺。北周武帝建德时以宏义折服陈使周宏正之问难,授为国统。及武帝废佛教,隐于太行山,屏迹人世。入隋,法服执锡至朝廷向帝面申佛家宏理,乃从度僧、建佛寺之请。自此,佛教复兴。寻奉敕住延兴寺,拜平等沙门。著有《涅槃义疏》及《宝性》、《仁王》等疏。
- 子兰
唐昭宗朝文章供奉,诗一卷。(出《全唐诗》卷八百二十四)。
- 释英
英字实存,钱塘人。唐诗人厉玄之后也,素有能诗名。历走闽、海、江、淮、燕、汴。一日登径山,闻钟声,有省,遂弃官为浮屠,结茅天目山中。数年,遍参诸方,有道尊宿,皆印可之,故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。别号「白云」,即以名其诗集。牟巘翁、赵松雪、胡长孺、林石田、赵春洲辈皆为之序云。
- 王思远
(452—500)南朝齐琅邪临沂人。王晏从弟。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。齐高帝建元初,历竟陵王司徒录事参军、太子中舍人。齐武帝时,官至广州刺史。王晏赞齐明帝废立之计,思远劝晏引决。及晏败,不及祸。迁侍中,官至度支尚书。
- 克新
元明间僧。江西鄱阳人,字仲铭,号雪庐,俗姓余。初业儒,后为佛学。洪武初,奉诏招谕吐蕃。为文自称“江左外史”。有《南询稿》、《雪庐稿》。
- 刘商
刘商,字子夏,徐州彭城县人。唐代诗人、画家。大历(766年—779年)年间进士。能文善画,诗以乐府见长。官虞部员外郎。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。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,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,代表作有《琴曲歌辞·胡笳十八拍》。《唐才子传》卷四说他“拟蔡琰《胡笳曲》,脍炙当时”。《全唐诗》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。
- 干宝
干宝,生卒年不详,东晋新蔡(今河南省新蔡县)人,字令升。著述颇丰,主要有《周易注》、《五气变化论》、《论妖怪》、《论山徙》、《司徒仪》、《周官礼注》、《晋记》、《干子》、《春秋序论》、《百志诗》、《搜神记》等。其祖父干统,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(今湖北恩施)侯,父干莹,曾仕吴,任立节都尉,迁居海盐。干宝自小博览群书,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,奉命领修国史。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,迁散骑常侍。除精通史学,干宝还好易学,为撰写《搜神记》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