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许及之
许及之(?~一二○九),字深甫,温州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孝宗隆兴元年(一一六三)进士。淳熙七年(一一八○)知袁州分宜县(明正德《袁州府志》卷六)。以荐除诸军审计,迁宗正簿。十五年,为拾遗。光宗受禅,除军器监、迁太常少卿,以言者罢。绍熙元年(一一九○)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,以事贬知庐州。召除大理少卿。宁宗即位,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。以谄事韩侂胄,嘉泰二年(一二○二)拜参知政事,进知枢密院兼参政。韩败,降两官,泉州居住。嘉定二年卒。
- 胡广
(91—172)东汉南郡华容人,字伯始。安帝时举孝廉,奏章为天下第一。拜尚书郎,五迁至尚书仆射,历仕司空、司徒、太尉,官至太傅,历安、顺、冲、质、桓、灵六帝。谦恭练达,处宦官外戚交互专政之时,为官如故,时谚讥为“万事不理问伯始,天下中庸有胡公”。以附和梁冀定策立桓帝,封育阳安乐乡侯。卒谥文恭。
- 王畦
王畦(生卒年不详),字季耕,福宁州(今福建霞浦)人。王都中之子,王畛弟。元至正间,以国学生出为江浙行省宣使,出入于吴中,是倪瓒云林隐居的座上客。《元诗选·三集》录其诗十二首。生平事迹见《元诗选·三集》小传。
- 李花开
李花开,五代后汉时伶人。隐帝乾祐二年(949)作诗咏陈州夫子庙之破败,陈州防御使李榖遂出俸以修之。事迹见《五代史补》卷五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- 杨结基
杨结基,字桂岩,无锡人。贡生,官丹徒训导。有《况梅斋诗集》、《京江游草》。
- 濮彦仁
彦仁字仲温,桐乡人。至元中官吴中,弃职归。
- 阴铿
阴铿(约511年-约563年),字子坚,武威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。南北朝时代梁朝、陈朝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其高祖袭迁居南平(在今湖北荆州地区),其父亲子春仕梁,为都督梁、秦二州刺史。铿幼年好学,能诵诗赋,长大后博涉史传,尤善五言诗,为当时所重,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;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,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,累迁晋陵太守、员外、散骑常侍。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。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,后人并称为“阴何”。
- 陈钟秀
陈钟秀,字辉山,甘肃省临潭县新城西街人,生于清咸丰年间,岁贡生,曾任岷县学正。他“工诗善书,辩词纵横,精识强记,为人方正不阿”。著有《咏雪诗存》四卷。
- 詹一纲
詹一纲,字正朝,号肃宇。惠来人。一惠弟。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(一五九三)贡生[一],授保定判官,驻赤城,督宣府军饷。秩满,晋广西河池知州,寻解组归。清乾隆修《潮州府志》卷二八有传。
- 汪藻
汪藻(1079~1154)北宋末、南宋初文学家。字彦章,号浮溪,又号龙溪,饶州德兴(今属江西)人。汪谷之子。先世籍贯婺源,后移居饶州德兴(今属江西)。早年曾向徐俯、韩驹学诗,入太学,喜读《春秋左氏传》及《西汉书》。崇宁二年(1103)进士,任婺州(今浙江金华)观察推官、宣州(今属安徽)教授、著作佐郎、宣州(今属安徽)通判等职。《全宋词》录其词4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