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陈曾寿
陈曾寿(1878~1949)晚清官员、诗人。字仁先,号耐寂、复志、焦庵,家藏元代吴镇所画《苍虬图》,因以名阁,自称苍虬居士,湖北蕲水县(今浠水县)巴河陈家大岭人,状元陈沆曾孙。光绪二十九年进士,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,入民国,筑室杭州小南湖,以遗老自居,后曾参与张勋复辟、伪满组织等。书学苏东坡,画学宋元人。其诗工写景,能自造境界,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,与陈三立、陈衍齐名,时称海内三陈。
- 曹操
曹操(155年-220年正月庚子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汉族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,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曹操精兵法,善诗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;散文亦清峻整洁,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史称建安风骨,鲁迅评价其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,尤工章草,唐朝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评其为“妙品”。
- 周应遇
周应遇,字鹤泉,一字麓山,善化人。官云南洱海道佥事。有《友水轩集》。
- 朱纬
山东历城人,字义俶。朱宏祚侄。岁贡生。官丘县训导。有《梦村集》。
- 钱时
严州淳安人,字子是,号融堂。绝意科举,究明理学。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,招主讲席。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,召为史馆检阅,求去,授江东帅属归。有《周易释传》、《学诗管见》、《融堂书解》、《四书管见》、《两汉笔记》等。
- 安维峻
安维峻(公元1854年--公元1925年)字晓峰,号盘阿道人,甘肃秦安县人,清代著名的谏官。光绪年(公元1880年)中为进士,选翰林院庶吉士,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。安维峻是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,连续上疏六十五道,却因言获罪,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。1899年后,安维峻主讲陇西南安书院,在家乡办学,辛亥革命中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。总纂《甘肃新通志》(100卷),著《谏垣存稿》、《望云山房诗集》等5部。
- 王珉
(351—388)东晋琅邪临沂人,字季琰,小字僧弥。王珣弟。有才艺,善行书,名出珣上。时有外国沙门为珉兄弟讲《毗昙经》,讲未半,珉即领悟。累官著作、散骑郎、国子博士、侍中。代王献之为中书令。二人素齐名,时称献之为“大令”,珉为“小令”。为中书令时,与嫂婢有情,嫂挞婢甚苦。婢善歌,珉好捉白团扇,因制《团扇歌》。
- 朱震
(1072—1138)荆门军人,字子发。徽宗政和间进士。仕州县以廉称。累迁翰林学士。深于经学,人称为汉上先生。有《汉上易集传》。
- 黄遵宪
黄遵宪(1848年4月27日~1905年3月28日)晚清诗人,外交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字公度,别号人境庐主人,汉族客家人,广东省梅州人,光绪二年举人,历充师日参赞、旧金山总领事、驻英参赞、新加坡总领事,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,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。工诗,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,有“诗界革新导师”之称。黄遵宪有《人镜庐诗草》、《日本国志》、《日本杂事诗》。被誉为“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”。
- 僧凤
僧凤(562-638),隋唐时僧人。萧衍族孙,南兰陵(今常州)人。后修儒业,博学能文。隋开皇中,从僧粲出家,得其真乘。大业中,尝敕僧道当拜王者,凤抗辩不屈。唐贞观中,任普集寺僧主,以清简严明著称,能文翰。后住歧州龙宫寺、京师定水寺。贞观十二年(638)圆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