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诗词古文>薛居正生平

薛居正生平介绍

薛居正(912年—981年7月12日),字子平。开封浚仪(今河南开封)人[1] 。北宋大臣、史学家。后唐清泰二年(935年)进士。历官后周谏议大夫、刑部郎中、宋初户部侍郎、兵部侍郎、参知政事、门下侍郎、平章事、左仆射、昭文馆大学士、司空。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因服丹砂而中毒死,享年七十岁。赠太尉、中书令,谥号文惠。咸平二年(999年),配飨太宗庙庭。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其代表作是《旧五代史》。>>查看薛居正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薛居正的父亲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。居正年轻时好学,有远大志向。

  934年(清泰元年),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,写了一篇《遣愁文》来自我解嘲,他的文章寓意卓越豪迈,观者认为有公辅大臣的器量。935年(清泰二年),登进士第。
后晋天福年间,华帅刘遂凝召他为从事。刘遂凝之兄刘遂清管理国家财经大事,上奏任命他为盐铁巡官。

  944年(开运初年),改任度支推官。宰相李崧领管盐铁,又上奏任他为推官,加任大理司直,升为右拾遗。桑维翰任开封府尹时,又上奏任他为判官。

  后汉乾祐初年,史弘肇统率侍卫亲军,威权震动皇上,为人残忍自傲,没有人敢忤逆他的命令。他的部下官吏控告百姓违犯盐禁,论法当死。讼狱将要决断,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,召来这个百姓讯问,原来这个官吏与他有私怨,因此诬告他。逮捕这个官吏来讯问,他供认不讳,被处罚。史弘肇虽然很恼怒,但也不能使他屈服。

  951年(广顺初年),迁升为比部员外郎,统领三司推官,不久任知制诰。周太祖征伐兖州,诏令薛居正跟从前往,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。

  956年(显德三年),迁左谏议大夫,擢弘文馆学士,判馆事。

  959年(显德六年),使沧州定民租。不久,因为他的才干扬名朝廷,擢刑部侍郎,判吏部铨。

  北宋初,调任户部侍郎。太祖亲自征讨李筠及李重进,管理留司三司,不久出任许州知州。

  962年(建隆三年),为枢密直学士,权知贡举。湖湘刚平定,朝廷任命居正知朗州。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,监军使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同伙,准备全部捕杀。居正用计迟缓捕杀,于是率领军队消灭群寇,擒俘盗贼主帅汪端,讯问他,得知僧侣们并未参预其事,僧侣们得以存活下来。

  963年(乾德元年),加兵部侍郎。太祖将要亲自征伐太原,大量发动百姓运送粮草。当时河南府闹饥荒,逃亡者四万家,太祖为此感到忧虑,命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,十天后百姓都恢复生业。朝廷命居正以本官参知政事。

  967年(乾德五年),加吏部侍郎。

  972年(开宝五年),兼淮南、湖南、岭南等道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事,兼判门下侍郎事,监修国史及五代史。

  973年(开宝六年),拜门下侍郎、平章事。同年,薛居正等修《五代史》(《旧五代史》)成。一年后,太祖赐给他器币。

  975年(开宝八年),二月,太祖鉴于天下已定,对居正等人说:“年岁丰登,万物丰盛,如果不是上天保佑,哪里能这样。应当共思济物,如果政事有失,应当予以拯救,来实现我的志向。”居正等愈发勤修政事,来符合太祖的意愿。

  976年(开宝九年),晋王赵光义即位,薛居正加左仆射、昭文馆大学士。

  981年(太平兴国六年)六月,随从太宗平定晋阳回来后,进官位为司空。由于服丹砂中毒,正在上奏政事时,发觉毒发,于是出了殿堂。到殿门外,喝了一升多水,堂吏把他扶到中书省,已经不能说话,只是指着廊庑间的储水器。身边的人把水取来,不能喝,吐气像烟雾,用车载回家里,随即便去世,享年七十。追赠太尉、中书令,谥号文惠。

  薛居正气质容貌伟岸,喝酒喝到几斗还能不醉。秉性孝顺行为善良,居家生活节俭。任宰相时处事宽厚,不喜欢苛察,士大夫对此很为赞许。从参政到任宰相,共十八年,太祖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。

  先前,太祖曾经对居正说:“自古帝王很少能够正己,臣子大多没有远略,虽然身居显位,不能垂名后世,而身陷不义之名,子孙遭殃,因为君臣没能尽行其道啊。我看唐太宗接受大臣谏议,直接指出他的过错而不以为耻。在我看来,不如自己不做错事,使别人没有指责。又观古代的大臣很多不能慎终如始,能够得以保全而且享受厚福的人,是由于忠正啊。”开宝年间,薛居正与沈伦一起任宰相,卢多逊任参知政事。开宝九年(976年)冬天,卢多逊也任平章事。到居正死后,沈伦被贬官,卢多逊流放南方,议论的人说薛居正坚守臣道受福,果然符合太祖之言。

  999年(咸平二年),薛居正得以配飨太宗庙庭。

  1226年(宝庆二年),宋理宗赵昀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阁,薛居正位列其中。

家庭成员

薛惟吉,字世康,薛居正养子,官至左领军卫大将军,知延州。

薛安上,薛惟吉之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繁钦

    繁钦(?-218)字休伯,东汉颍川(今河南禹县)人。曾任丞相曹操主簿,以善写诗、赋、文章知名于世。

  • 谢陶

    生平事迹无考。《全唐诗》收其《杂言》诗1首,出《唐文粹》卷一四。

  • 毛伯温

    (1482—1545)明江西吉水人,字汝厉,号东塘。正德三年进士。授绍兴府推官。嘉靖中累官刑部尚书,改兵部,总督宣大山西军务。安南内乱,朝议用兵,伯温奉命南征,年余不发一矢,终于和平解决。加太子太保。在兵部多所兴革,为近侍所怨。后以鞑靼兵深入内地,削籍,后追谥襄懋。有《毛襄懋集》、《东塘集》。

  • 周政

    周政,号愧斋。饶平人。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(一五四九)贡生。官福建古田训导。事见清康熙《饶平县志》卷七。

  • 徐谊

    徐谊(1144~1208),字子宜,一字宏父,温州平阳万全沙冈人。孝宗乾道八年进士。历任枢密院编修官、徽州知府、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司、吏部员外郎、刑部侍郎、工部侍郎等职。后因受到排挤,被贬为惠州团练副使。嘉泰二年,重获起用江州知府。开禧三年任建康府知府兼江淮制置使。嘉定元年改任隆兴府知府,死于任上,享年65岁。在学术上,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,形成平阳学派。事见《水心集》卷二一《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》;《宋史》、民国《平阳县志》有传。

  • 赵康鼎

    赵康鼎,高要人。明成祖永乐元年(一四〇三)举人,官桂阳教谕。事见清宣统《高要县志》卷一六。

  • 邹璧

    邹璧(1507-),字卫辰,又字辰甫,号九峰山人,无锡人。著有《书端杂录》、《九峰诗集》。

  • 张氏

    (?—904)唐末单州砀山人。朱温妻。温少聘之,生朱友贞,封魏国夫人。贤明有礼,温虽刚暴,亦畏之。时时暴怒杀戮,张常救护。或已出师,张以为不然,驰一介请旋,如期而至。早卒。末帝时追谥元贞皇后。

  • 崔沔

    崔沔673~739年,字善冲,唐朝诗人。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原籍博陵,今河北安平,进士出身。应制举,对策为天下第一,累迁祠部员外郎。睿宗朝转著作郎,开元中历秘书监太子宾客。二十七年卒,年六十七,赠礼部尚书,谥曰孝。

  • 周茂良

    周茂良,字君实,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宁宗庆元二年(一一九六)进士。知婺源县(明弘治《徽州府志》卷四)。理宗嘉定三年(一二一○),知宁德县,通判潮州,知南安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