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uò

骆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姜太公之后公子骆,后世子孙以祖名为姓。二是殷纣臣子恶来革的玄孙名为大骆,子孙以其名为姓。三是少数民族改姓,北魏代北人他骆拔氏,后改为骆姓。

骆姓早期发源于今山东境内。秦汉至魏晋时期,北方的陕西,南方的浙江已有骆姓人。永嘉之乱时,骆姓南下,与原居浙江会稽的骆姓相融合,逐渐形成会稽郡望。隋唐时期,骆姓在今河南洛阳、内黄等地繁衍迅猛,成为著姓,并逐渐北迁至今河北、山西等地。宋元时期,江浙一带骆姓,播迁到今福建、广东,后又逐渐远迁云、贵等地。明初,骆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浙江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北京等地。明中叶以后,沿海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。如今骆姓尤以广东、贵州、北京等地为多。

骆姓历史人物有骆宾王,唐代文学家。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,他撰写《伐武曌檄》,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。徐失败后,他不知所终。其诗擅长长篇歌行,内容多写个人哀怨,为初唐四杰之一。骆绮兰,清代女画家、诗人。早年丈夫去世,潜心于诗文书画创作,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情。其出众的诗画才情,深得清袁枚、王昶诸等文坛名士的赏识。

骆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五十二位。


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,以王父字为氏。望出内黄、会稽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恶来草之玄孙曰大骆,子孙以名为氏。(见《史记》)

▲<汉>骆俊,乌伤人,陈留相。<唐>骆奉先,三原人,右骁卫大将军。<清>骆秉章,花县人,四川总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佳

    读音:Sī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硕色之妻为司佳氏(260)。

  • 子行

    读音:zǐ xíng【源】 春秋时有卫国大夫子行敬子(11,15,17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周子行敬子,卫大夫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卓爾古特

    读音:Zhuōěrg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【人】 卓尔古特翁爱,清蒙古镶黄旗人,世居科尔沁,任佐领,顺治初以功加一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

  • 陵阳

    读音:líng yáng沛国陵阳子明,止陵阳山,其后因山为氏。(见《搜阳记》)

  • 读音:Ló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Jiū【音】 亦音Liú(60)。【源】 南越王赵婴齐在长安时,娶邯郸摎氏女,见《史记》(12,21,60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摎尚,战国时河内太守(9,12,17)。现行罕见

  • 读音:C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东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东光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读音:shǒu【音】 又音纂(Zuǎn)(30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【望】 西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守恭,宋时惠州人,为苏东坡在惠州荐诗酒

  • 伊穆

    读音:Yīmù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红云堡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红云堡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戎胥

    读音:róng xū【源】 商时仲衍之后戎胥轩,娶郦山女,后有戎胥氏,见《世本》(17)及《路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商仲衍之后戎胥轩,娶郦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