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iān

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孔子弟子闵损,字子骞,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2,15)。【望】 济阳(17),济南(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桃园(68,261)、四川彭县(354)、泸定、辽宁锦西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骞宏,汉质帝时人,官金城别驾,封金城侯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,甘肃之徽县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忻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“仲尼弟子闵子骞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云“骞氏,出自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,其孙文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望出济阳。

汉代有骞包;唐代有骞味道;明代有骞昇,洪武间举人;又有骞聪,景泰举人; 又有骞宏,绍兴同知。清代骞稳,顺治甲午武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ǒ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以器具为姓氏。)

  • 楊鄧

    读音:Yángdèng【源】云南白族双姓(138)。白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白族》有载,白族“双姓” (复姓)之出,与招郎入赘的婚俗有关,有的入赘者的后代既用母亲的姓,又用父亲的姓,合起

  • 介日

    读音:Jièrì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共叔

    读音:gòng shū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有共叔氏(6,12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姬姓。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。”郑伯克段

  • 读音:Wù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有分布,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西申

    读音:xī shēn【源】 周成王时西申国献凤留中国者,以国为氏,见《瑞应图》(6,12,15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据《瑞应图》注云: “周成王时西申国献凤,留中

  • 读音:chōu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郤步豹之子食采于犨(故城在今河南鲁山东南50里),称郤犨,其后以地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17)。【变】 亦作州(60)、〔犫〕(11,60)

  • 姆萊

    读音:Mǔlái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舟之

    读音:Zhōuzhī【源】 鲁僖公二十八年,城濮之战,舟之侨先归,士会摄右,秋七月丙申,振旅征会讨贰,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,于是大服,见《左传》(21,63)。

  • 縣潘

    读音:Xuánpā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卫大夫柳庄卒,君赠邑裘、县潘二氏。书,纳诸棺。见《礼记》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云: “《礼记》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