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顔覺羅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叶赫、额尔敏、赫图、阿拉福齐、希美佛赫、费雅、部阿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“阿颜”,意为身大色黄的鹿; “阿颜觉罗”,疑指拥有身大色黄的鹿的人们。此姓之出,与狩猎有关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刑部尚书巢可托,即姓此氏。后或改为单姓“赵”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叶赫、额尔敏、赫图、阿拉福齐、希美佛赫、费雅、部阿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“阿颜”,意为身大色黄的鹿; “阿颜觉罗”,疑指拥有身大色黄的鹿的人们。此姓之出,与狩猎有关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刑部尚书巢可托,即姓此氏。后或改为单姓“赵”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读音:xīn yuá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于新垣,后因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7,21)。【望】 魏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辛垣〕(91)。【人】 新垣衍,战国时
读音:dà lù大陆,姜姓,齐太公之后食邑陆乡,周号大陆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齐大夫东郭贾,字子方,食邑大陆,号大陆子方。(见《左传》)
读音:Mòbǐshí【综】傈僳族姓。以狐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,汉姓为胡(150)。
读音:Bùràngní景颇族姓氏。本指 “疙瘩草”,以之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读音:Guó【源】 ①夏禹之御者国哀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当为国姓之始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国氏为齐之卿族,且世为上卿,子孙沿其氏(21,60)。一说,齐太公之后有国共伯,天子命相齐为国氏(6,9
读音:zhān gē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60,62)。即粘割氏之异译(397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变】 即粘割氏(71)。亦作粘葛、粘合(60,62)。【人】 粘哥荆山,金时亳州
读音:Zhūlègēn金代女真族姓氏,乃金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金时有珠勒根·斡,克山哈斯罕人; 珠勒根·穆都呷,上京纳琳河人。
读音:jí qiū【源】 炎帝之后。春秋时齐大夫籍丘子之后,见《路史》(6,12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藉丘〕(9,11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
读音:Wūěrháng'ē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鄂谟伦(23,63)。【变】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吴尔杭阿氏(259),〔吴尔杭阿〕似即乌尔杭阿之异译。【人】 乌尔杭阿玛第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鄂谟伦
读音:Lǎnglé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收载; “明有朗雷·猫吝”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与“郎雷” 同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