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穆他拉
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桑名之妻为那穆他拉氏(260)。
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桑名之妻为那穆他拉氏(260)。
读音:Bāèěr【源】 元时人姓。系自回鹘,巴鄂尔为地名,以地为氏(24)。【变】 一作〔八瓦耳〕(57)。【人】 阿喇勒乌苏(一作“阿剌瓦而思”),回鹘巴鄂尔氏(一作“八瓦耳”),元太祖征西域驻扎巴
读音:Wòluónàě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引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即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所载之“斡剌纳儿”之别译,参见该条。)
读音:Mì/Mih【源】 汉有袐祝之官,以官为氏(60)。【望】 天水(60)。【人】 袐彭祖,汉时戴恭侯,击陈豨有功(6,11)。袐宜,西秦时仆射(11)。
读音:bó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右师勃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9,17,60)。右师一作左师(1,7,12)。②晋孝武时陇西鲜卑人有勃寒,见《通鉴》(242)。③西域罽宾国王勃富雄,后代姓勃(60,91)。
读音:Hàn【综】 源不出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ī nā lóu一那蒌氏后改为蒌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lüè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姜太公之后有略氏(21,60,62)。②北魏孝文帝时改拨略氏为略氏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畧〕(12,62)。【望】 零
读音:miǎn【源】 周武王同母少弟封,初封于康,故称康叔。周公旦诛武庚,以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,其后有勉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望】 上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辽宁沈阳(91)、新疆
读音:Shén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
读音:Shuāng/Shwa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即双姓。清时四川(59),今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