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á

【音】 亦音Tà(15,396)。【源】 ①颛顼帝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叔达之后有达氏(6,7,60)。一说,颛帝之后有达氏、叔达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为八凯之一仲达之后(6,7)。②蒙古(255,369),纳西(151)、回、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。青海湟源尤多此姓。【人】 达子,春秋时齐将(11,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,今山东之鱼台,甘肃之酒泉、永登、徽县,新疆之塔城,湖北之老河口,湖南之芷江,安徽之贵池,福建之浦城,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、藏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八凯叔达之后也。”相传古帝颛顼高阳氏有才子八人, 谓之 “八凯”: 苍舒、 、梼戭、大临、龙降、庭坚、仲容、叔达。达氏乃叔达之后,以古人名为氏。②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: “为达步干、达薄干氏所改。” (按: 达薄干,即 “达步干”,北魏时高车十二姓之一。此从 《姓氏考略》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无之,然有 “达步” 氏。)

春秋时齐有达子,为大夫; 宋代有达惠远,嘉定进士; 明代有达旺,永乐进士; 又有达毅,成化进士; 又有达云,凉州卫人,都督同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馝邗

    读音:bì hán【综】 馝音弼、邗音寒(17)。代北人姓(17,27,60)。亦作〔馝邦〕、〔馝刊〕(21,60)。后避仇改为邗氏(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

  • 读音:Qū【综】 《匈奴传下》:趋,卑援疐子,见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“汉有趋逯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食其

    读音:yī jī【源】 ①黄帝之裔有食其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 ②汉时广野君郦食其之玄孙赐,以食其为氏,见《元和姓纂》(7,17,60)。【变】 汉时食其赐之曾孙武,为侍中,改为侍食氏(7)。

  • 素戔

    读音:Sùji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素戋乌尊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Lún【源】 相传为黄帝时乐人伶伦氏(一作泠伦)之后,或改为单姓伦氏(7,12,17,60)。【望】 京兆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1%。尤以河北、

  • 燕支

    读音:Yānzhī【源】①清时满州人姓(260)。②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 【人】清镶白旗满洲护军腊采保之妻为燕支氏(260)。

  • 泣伏利

    读音:qì fú lì【源】 南北朝时高车十二姓之一为泣伏利氏(49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 “高车十二姓,一曰泣伏利氏。”

  • 秀水力

    读音:Xiǔshuǐlì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吗色那之妻为秀水力(260)。

  • 出就

    读音:Chūjiù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“《汉书·艺文志》古有出就鞠,著书二十五篇,言兵家要领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Tài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吉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吉安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