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的
【源】 元时察罕为西域勒纥城人,博览强记,通诸国文字,元仁宗时累官参知政事,得大臣体。察罕并非姓察,因其名益德,其后裔译为逸的,遂以为氏,见《至正集》(102)。
【源】 元时察罕为西域勒纥城人,博览强记,通诸国文字,元仁宗时累官参知政事,得大臣体。察罕并非姓察,因其名益德,其后裔译为逸的,遂以为氏,见《至正集》(102)。
读音:shǒu【源】 ①天竺(古时印度)之贫四姓有首氏,见《梦溪笔谈》(60)。 ②当出自首阳(故城在今甘肃陇西西南)、首止(故城在今河南睢县东南首乡),以地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,2
读音:Lì【源】 黄帝裔孙封于郦(故城在今河南内乡东北),后因以为氏(7,12,15,17)。【望】 新蔡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郦食其,汉时陈留高阳人,高祖时说客,后
读音:Zhuā/Jua,Jwa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南湘潭有此姓(373)。
读音:Lùmáo【综】 燕世家有鹿毛寿(11,17,62)。《春秋后语》作厝毛寿。《韩子》作潘寿(11)。张澍认为鹿毛非复姓(26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史记·燕世家》有
读音:zōu mǎ齐大夫驺马繻。(见《国语》)
读音:gāo yáng高阳氏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高阳氏之后。《吕氏春秋》:古辩士高阳魋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
读音:Chìqǐdǎi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赤乞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奇彻勒岱〕(24)。元代 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乃元代色目人“三十一种姓”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
读音:xuán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玄嚣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相传为黄帝之臣玄寿之后(60,62)。③相传帝庚子玄元之后(60)。④少昊时诸侯国玄都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
读音:Sù罕见姓氏。《康熙字典》 有载,其注引 《字汇补》云: “姓也。 㓘氏见《广韵》。”(按: 当与 《中文大字典》所收之 “” 同, 亦作“
读音:Wēngjí’ěrtè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查穆索之妻为翁吉尔特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