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绛县(32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江西宁都(280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,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绛县(32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江西宁都(280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,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ā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uò骆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姜太公之后公子骆,后世子孙以祖名为姓。二是殷纣臣子恶来革的玄孙名为大骆,子孙以其名为姓。三是少数民族改姓,北魏代北人他骆拔氏,
读音:Gǔyě【源】 代北人姓(12,27,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鹘野〕。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云,《通志》中既列鹘也氏,又列鹘野氏,分之为二姓,实误。鹘也亦作鹘野,犹如费也头亦作费野头(60,62
读音:sh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河南鄯氏,鄯善人,其先为鄯善王宠之孙,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归国,遂以国为氏,初居西夏,后迁洛阳(242)。【布】河南巩县(301)、辽宁本溪(62)、
读音:Kùqílǐ【综】 清时满洲人姓。或即科奇哩氏、或即郭奇里氏之异译。清正白旗满洲马甲五伦太之妻为库奇里氏。又,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明德之妻为库齐里氏(260),〔库齐里〕似即库奇里之异译。
读音:Shìsūn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有士孙氏,称所居之里(古时称聚居之地为里)为士孙之里。《左传》载,鲁襄公二十五年,崔杼葬庄公于士孙之里,即是此里(7,60)。【人】 士孙张,汉时平陵人,博士、扬
读音:Fàn【音】又音漏(Lòu)(17,80)。【源】见《集韵》(7,15,21,81)。【望】淮南(17,418)。【布】台湾台北、高雄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玉篇》 收
读音:guān【音】 冠氏有二音,起源各异,世分两姓(16,63)。参见冠(Guàn)姓。【源】相传古贤者贤冠子之后有冠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15)。吴(今江浙地区)人之姓。见《姓苑》(2
读音:Yùn【源】 ①系自风姓。太昊之裔封于郓(故城在今山东郓城东16里),春秋时为鲁国附庸,其后子孙以国为氏(9,17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大夫食采于郓,后以为氏(7,9,12,15,17)。【望
读音:Shìlì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“宋有室利乌耶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