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ù

路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路,原为水名,作潞。初汉置路县,东汉改为潞县,该县有许多人以潞命氏,称潞姓,后复为路姓。二是以爵号为姓氏。唐尧时,帝喾后裔玄元因功封为路中侯,其子孙以爵号为姓。三是出自妘姓,陆终后裔。陆终有六子,第四子求言受封于路,子孙以路为姓。四是改姓。北魏时代北三字没路真氏改姓路。

两汉时路姓已分布于今河北、北京、河南、山西等北方地区,并已有落籍四川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路姓在今河南省境内形成五个郡望:襄城郡、陈留郡、河南郡、内黄县、颍川郡。此外,路姓人在今河北大名、宁夏固原、陕西西安一带也形成大的聚落,一直延续到隋唐。隋唐时路姓扩展至今山东境内,宋时有人徙居潭州湘潭(今属湖南)。明初,山西路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天津等地。如今,路姓尤以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南等省为多。

路姓历史人物有路温舒,西汉臣。少家贫好学,曾上书反对刑讯逼供,主张废除诽谤罪,以便广开言路。今存文《尚德缓刑书》一篇,语言精练,文中用语如“画地为牢”、“死有余辜”等,成为后世常用的成语。路振,北宋学者。长于赋颂,文辞温丽,为名家所称,尤长诗咏。曾采五代九国君臣事迹,撰为《九国志》,可补正史之缺。

路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三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黄帝曾孙帝喾之孙曰玄元,有功于唐尧,封于中路,历虞夏称侯,子孙以国为氏(9,11,12,17,60)。②系自隗姓。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,即春秋时赤狄潞子(故城在今山西长治),后灭于晋,子孙以国为氏(6,7,12,17)。③系自妘姓。颛顼之裔,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、《困学纪闻》(60)。④水名,因以名县(故城在今北京通县东8里),居者以水名为氏(7,11,60)。⑤北魏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(12,17,60)。⑥汉时匈奴屠各部有路氏(70)。⑦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 阳平、襄城、陈留、安定、东阳、河南、内黄、京兆、颍川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7%。尤以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南等省多此姓,4省路姓约占全国汉族路姓人口71%。【人】 路博德,汉时平州人,以右北平太守从霍去病出征有功,封符离侯(1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内蒙古之马海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邱北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侗族、景颇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‘路’,旧作 ‘潞’。《国语》: ‘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满,赤狄别种。’ 隗姓,子爵,其地在今上党潞县。宣十五年,晋灭之。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②又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炎帝之后,黄帝封其少子於潞,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。”此当系出姜姓,亦以国为姓。③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 云: “路氏,出自姬姓,帝挚子玄元,尧封於中路,历虞夏,称侯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唐太原令路公碑》云: “帝喾高辛氏孙曰玄元,有功於唐尧,封路中侯,建德赐姓。” ④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困学纪闻》 云:“又出妘姓。为陆终子求言之后。” ⑤又据 《急就篇·注》云:“路,水名,因以名县,居者氏焉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古有潞水,一作潞川(‘潞’同‘路’,即今山西浊漳河)。”《姓氏考略》则称:“(路水)故址在今河北通县东八里。”——通县属北京市。此说有疑,姑录以备考。⑥又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“后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。”

西汉有路温舒,巨鹿人,临淮太守;唐代有路敬淳,临清人,崇贤馆学士;宋代有路昌衡,祥符人,太常博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額爾格圖

    读音:Éěrgétú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吔咥

    读音:Yědié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上音 ‘野’; 下音 ‘絰’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注“野咥”云: “后魏姓。一作 ‘虵絰’; 又作 ‘吔咥’”。《中国姓

  • 舟人

    读音:Zhōurén【源】 相传彭祖之裔舟人国,灭于周,后因氏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引 《姓考》云: “舟人国,彭祖

  • 蔣閭

    读音:Jiǎnglǘ【源】①战国时秦公子将闾之后,讹为蒋闾(60,62)。②当以闾多菰蒋(草名)为氏,如蒲圃氏之类(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姓氏寻源》 云: “当

  • 读音:Kù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明代有困即来。

  • 乞失里台

    读音:Qǐshīlǐtāi【综】 朵列图,字希贤,乞失里台氏,居济阳。元元统元年进士,授太常院太祝,见《元统元年进士录》(399)。

  • 读音:shè【音】 亦音捨(Shě)(17)。【源】 ①宋微子之裔,宋大夫乐舍之后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6,12)及《广韵》(11,239)。②外国人入居中国后之姓。天竺贫民四姓有舍姓,

  • 布爾喀金

    读音:Bù’ěrkājīn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护军克史图之妻为布尔喀金氏(260)。

  • 骨崙厪骨思

    读音:Gùlúnjǐn'gǔsī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路史》: ‘回纥九姓,九曰骨崙厪骨思’。厪,一作 ‘屋’。”

  • 苦成

    读音:kǔ ché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郤犨为晋大夫,号苦成子,别封于苦(故城在今山西解县东,安邑南),其后遂以为氏(12,17)。【人】 苦成常,战国时人,见《战国策》(11,17)。苦成勃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