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è

【源】①古天子赫胥氏之后,有赫氏、赫胥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8,12,17)。②清满洲八旗姓赫舍里氏、赫佳氏、赫叶勒氏等后均有改为赫氏者(180)。③锡伯族何叶尔氏汉姓为赫(201)。④彝族俄母氏汉姓为赫(333)。【变】一作〔焃〕(17)。【望】朔方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赫兟,金时安阳人,进士,累官至刺史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、阜平,山东之平度、昌乐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永登,河南之卢氏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彝、傣、锡伯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赫胥氏之后也。”赫胥氏,相传为远古帝王,其后或以名号为氏。②郑樵将“” 归入“夷狄大姓”之列,则 “” 亦当出自古代少数民族,惟不得其详耳。③清代满族之赫舍里氏、赫叶勒氏、赫佳氏等,或改为单字姓 “”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锡伯族亦有赫舍里氏,或亦改单姓“”,盖取其首音谐“”而得。

明代有赫瀛,万历进士; 又有赫奕,郧县人,万历时龙安知县; 清代有赫皎,任获嘉县教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ù/Duh【源】 同度,见《集韵》(86)。

  • 读音:X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聶格哩

    读音:Niègé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叶赫、辉发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正红旗满洲马甲席缠之妻为聂格理氏,镶红旗满洲前锋郑库之妻为聂和里氏(260),〔聂格理〕,〔聂和里〕

  • 管斯來木

    读音:Guǎnsīláimù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西盟中课寨(160)。

  • 别速

    读音:Biésù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抄儿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納合

    读音:Nàhé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纳 合,金女真部落,亦作〔纳喝〕,部人居耶悔水(今辽宁开原东的叶赫河)等地(397,426)。以部为氏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纳哈塔氏(24)。亦

  • 读音:chēng称,(见《姓苑》)鲁公族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抵顧

    读音:Dǐgù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武拉家支(375)。

  • 沐蔄

    读音:Mùjià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沐兰” 云: “……盖取 ‘浴兰汤’ 为姓。亦可作蕳(按: 《汉语大字典》作 ‘蕑’)。 蕳即蘭 (兰)也。”

  • 阿塔穆

    读音:Ātǎmù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宗室道宝之妻为阿塔穆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