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賀若

賀若

读音:Hèruò

【源】代北姓。世居玄朔,即朔方(故治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),后随魏内迁,以部为氏,孝文帝改代人姓时,唯贺若氏不改(7,9,12,27,60)。 【望】代郡(418)。 【布】北京有此姓(91)。 【人】贺若敦,北周时代人,累官骠骑大将军,开府仪同三司(61)。贺若察,唐时吏部员外郎(70)。

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代居玄朔,随魏南迁。北俗谓志正为贺若,因以命氏。孝文时代人咸改单姓,惟贺若氏不改。”《姓氏词典》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云: “北俗谓忠贞为贺若,后魏孝文时,代人皆改单姓,唯贺若氏以先祖有忠贞之称,不改,仍为贺若氏。” (按: 代北人随后魏迁河南者,后魏献帝为之定姓为复姓,或为三字姓,或为四字姓,其音多似西域梵书。有二合、三合、四合者,皆指一字之音,故孝文用夏变夷,革以华俗,皆改为单字之姓。)又,孝文诏南迁者“死不得还,即葬洛阳”,故虏姓皆在河南。又按: “其书曰‘河南官氏志’ 者,盖优代北之人随后魏南迁,因作其书而为之志。” 又按:“孝文之时咸改单姓,惟贺若氏不改,及乙旃氏改为叔孙、拓拔氏改为长孙。”

北周有贺若·敦,骠骑大将军; 隋代有贺若·弼;唐代有贺若·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越石

    读音:Yuèshí【源】 春秋时齐贤人越石父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姓考》云: “齐越石父之后。”越石父,春秋时齐景公相晏婴之门客。

  • 读音:Zhū/J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4)。

  • 读音:wú【源】 ①系自己姓。夏诸侯昆吾(故城在今河北濮阳东)之后(6,9,12,17,60)。②相传黄帝庶子龙苗生吾融,因氏(17,60)。③明时云南元谋县土知县吾氏,系白族(253)。【望】 濮阳

  • 必喇

    读音:Bìl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姓必兰氏。凡二派,出和攸、长白山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何氏(180)。②亦作毕拉(181),〔碧喇〕(260)。③清镶黄

  • 蒲鲜

    读音:pú xiān金姓,望出广平。泰和六年正月,宋吴曦围抹熟龙堡部,将蒲鲜长安击走之。(见《金史·章宗纪》)

  • 有娥

    读音:Yǒué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姓觿》注云: “以国为氏。‘帝喾次妃之宗国,后因氏’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金胡

    读音:Jīnhú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诺边家支(375)。

  • 方佳

    读音:Fāngjiā【源】 清时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沈阳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方氏(180)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富党阿之妻之方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沈阳地方,乃满

  • 西格登

    读音:Xīgédēng【源】 鄂温克族姓。源出索伦部之辉千氏族(192)。

  • 读音:Hàn/Hann【源】见《玉堂字汇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