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án

【源】①系自子姓。宋微子之后,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,为楚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②系自嬴姓。(谭子(故城在今山东历城东南或今章丘西),鲁庄公十年灭于齐,其后有谈氏(17)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 【变】亦作郯(12,60)。 【望】梁国、广平、弘农(12,17,21,60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%。尤以江苏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谈姓人口48%。 【人】谈生,战国时人(12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平度、天津之武清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即郯也,亦作“”。乃周异姓国,其后以国为氏。详见 “”条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苑》 云: “殷帝之长子微子启,周武王封之於宋,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,为楚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此谈可能传写有误,既说“封於宋”且“以国为氏”,何不氏 “” 而氏 “”?疑“” (郯) 为宋后之别封。③或为籍姓所改,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云: “ (望出) 广平郡。系出籍氏。周大夫籍谈后,避项籍讳,为谈氏。望出梁国、广平。”

六国时有谈生; 汉代有谈巴,东征将军; 《后赵录》有晋将军谈元; 宋太平登科谈尧叟; 绍兴有谈谊,广德人; 清代有谈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蒙古達達兒

    读音:Měnggǔdádáér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银青光禄大夫忙兀台,姓此氏。”

  • 谷蠡

    读音:gǔ lí【源】 汉时沛献王孙进伯,囚孤山下,生尸利单于,以为谷蠡(音鹿离)王,号谷孤部,七世孙罗辰从北魏徒洛阳,遂为谷孤氏,又为谷蠡氏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

  • 子牽

    读音:Zǐqiān【源】 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子栾坚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子栾〕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 注云: “齐大夫后有子牵氏。”未道其

  • 读音:Shàn单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邑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成王封小儿子臻于单邑,子孙便以封地为姓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,为北魏复姓可单氏、阿单氏、渴单氏,入中原后改为单姓单氏。单姓发源于今

  • 读音:guō【音】 亦音戈(Gē)(17,24)、和(Hé)(60)。参见呙(Hé)姓。【源】 女娲氏之后,娲氏去女为呙氏(24,60)。【望】 南昌(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

  • 烏聊

    读音:Wūliáo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匠僂

    读音:Jiànglóu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偻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但今本有匹娄氏,而无匠偻氏之文,疑匠偻即为匹娄之讹(7,70,242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

  • 读音:Què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 河东(17)。【变】 一作郤(17)。【布】 台湾宜兰、桃园等地均有此姓(64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,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

  • 公舌

    读音:Gōngshé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魯克

    读音:Lǔkè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