訥魯特
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又称〔孛罕和洲〕,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和南部等地均有此姓(384)。
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又称〔孛罕和洲〕,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和南部等地均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Tuōlǐ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满洲镶白旗有托立氏(259),〔托立〕似即托里之异译。【人】 托里简泰,清满洲镶白旗人,世居萨哈连乌拉,顺治中从征云南
读音:Hǎlè' nǔtè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有载,本部落名,以之为姓。后改单姓“郝”,盖取哈勒努特之首音谐其音近之“郝”而得。
读音:Wēisè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Bō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罕见姓(不念bāo)。现代南方有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éng【音】 亦音证(Zhèng)(22)。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成叔承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7,12,17,60)。【望】 千乘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
读音:yí chūn【源】 汉时王䜣封宜春侯,子咸嗣。咸女为王莽妻,莽讳与妻同姓,故令其以侯邑为氏,见《张晏汉书注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汉书
读音:Wū'nèmù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萨喇穆(23,63)。【人】 乌讷穆尔阿齐图鲁,清蒙古镶白旗人,世居萨喇穆鲁,顺治初从征山西、四川、广东有功,加授二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
读音:yǒu【源】 ①周文王曾囚于羑里(亦名牖里,古城在今河南汤阴北九里之牖城)之地,居于此地者以羑为氏(9,12,15,17,60)。 ②羑里,殷时狱官(秋官之属),子孙以官为氏(6,12,15,6
读音:Shèji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六十八之妻为舍佳氏(260)。
读音:Gùn/Guenn,Gwu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有此姓(35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