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袁紇

袁紇

读音:Yuánhé

【源】北狄人姓。唐时回纥,其先匈奴人,北魏时称高车部,或称敕勒,其部落有袁纥、薛延陀、契苾等15种。其部在漠北鄂尔浑、土拉河流域(425)。当以部为氏(17,27,60)。 【变】亦作〔乌纥〕、乌护、至隋时改称〔韦纥〕(27,60)。而作〔乞袁〕、〔纥袁〕(11,60)、〔乞表〕(17)皆误。 【人】袁纥树,北朝时袁纥部之酋长,率众北叛,寻悔,又复而降(27,49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北狄姓。《唐书·回鹘传》: 回鹘先曰袁纥,亦曰乌护。”

一作“辕纥”。

北魏有袁纥·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隗

    读音:dà wèi【源】 天水有大隗姓,出古帝大隗氏之后,见《姓源韵谱》(17)。大騩氏,或曰泰块。昔者,黄帝访泰块于具茨(即具茨山,在今河南禹县北,一名大騩山),其后有隗氏、大隗氏(3)。大隗氏当以

  • 读音:t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当系司徒氏、徒人氏、徒何氏所改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高淳(305)、四川(59)、台湾嘉义(68,261

  • 土登

    读音:Tǔdēng【综】 藏族姓(255)。台湾台北、西藏拉萨等地均有此姓(68,255,261)。

  • 瓏奇爾

    读音:Lónɡqí’ěr【源】 清时居于黑龙江下流的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合于赫哲族(429)。

  • 滿佳

    读音:Mǎnji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七十三之妻为满佳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Kuǎ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1,12,15)。即蒯氏。蒯通为汉时说士,有权变,武信君用其策,降燕、赵30余城,韩信用其计,遂定齐地(62)。《韩诗外传》蒯通作匮生(60,62)。 【望

  • 读音:zhū【源】 颛顼帝玄孙陆终之第五子安,赐姓曹。周武王封安之裔曹挟为附庸,居于邾(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),后灭于楚,子孙遂以国为氏(4,9,12,17,60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(91)、湖北钟

  • 读音:Bā【综】 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。俗作八、叭或捌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康熙字典》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八” 云: “又写为 ‘仈’、‘叭’,或 ‘捌’。”“仈”与“八” 当同

  • 菩提

    读音:pú tí【综】 菩提达摩,唐时人,撰《胎息诀》一卷(21,63)。历史上罕见“复姓”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文大字典》 一并收载。其注引 《唐书·艺文志》 云: “菩

  • 读音:Mò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新唐书》收载,“唐有殁盛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