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ǔ

【源】 ①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伯虎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7,60)。②云南傈僳族以虎为图腾的氏族,称牢饶时,汉姓为虎、和等(148,149,150)。③云南金平芒人温林氏,汉姓为虎(157)。④土族苏虎氏汉姓为虎(195)。⑤回族姓。【望】 晋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虎旗,汉时合浦太守(7,17,21)。虎大威,明时陕西榆林人,因战功官山西总兵(61)。虎坤元,清时四川人,咸丰年间提督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山西之大同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徽县,河南之卢氏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崇仁,云南之路南、兰坪、陇川,四川之南江等地均有。汉、白、回、土、彝、傈僳、阿昌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高辛氏之八元伯虎之后,子华子虎,以字为氏。” “八元”,远古传说为八个才德之士,实乃以兽为其图腾的八个氏族部落。望出晋阳。②白族之虎氏,当为“腊波” 氏所改。“腊波” 汉意为 “”,氏族图腾,以之名族,以族命氏。或取其汉意 “” 而为姓,或以 “” 音谐“”而为姓,或音变而为 “”、“”。③土族之虎姓,则由苏胡氏所改。土族语有“苏胡-孔”,意为“苏胡人”。“苏胡”,当即辽、金时之阻卜人,亦即阴山鞑靼人,本部落名,或以部为姓,后融为土族,或取“苏胡”之尾音谐“”而为单姓。

汉代有虎族,合浦太守;元代有虎秉,河内知县;明代有虎伯恭; 又有虎大成,榆林人,山西总兵;清代有虎坤元,四川人,咸丰间提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竇佳

    读音:Dòuji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萨灵阿之妻为窦佳氏(260)。

  • 簡爾

    读音:Jiǎněr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Jué【综】 吐谷浑人姓。北魏太宗时吐谷浑别帅掘逵,率众降,见《通鉴》(24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亦载。未详其源。“唐代有掘罗勿”。(按:此为《姓氏

  • 吉里米

    读音:Jílǐmǐ【综】 吉里米系金时女真人部落,唐时称郡利部,清时为飞牙喀,今之吉里雅克人,在今黑龙江下流。以部为氏(426)。

  • 读音:Bì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将弟弟姬高封于毕,建立毕国,人称姬高为毕公高。后有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为毕氏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。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族出连氏为

  • 塔爾海德濟

    读音:Tǎěrhǎidéjì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阿实克布哈元配塔尔洗德济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Shā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昌黎,山西之临汾、榆次、忻州、,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

  • 读音:Huàn/Huann,Hwa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以水名为氏,涣水,源出河南陈留县境(河南开封东南)(62)。

  • 烏朗罕-济勒門

    读音:Wūlǎnghǎnjǐlèmén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乾隆时正黄旗蒙古都统玉保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安丘

    读音:ān qiū【源】 春秋时莒子食邑,因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北海密县(故城在今河南密)西南有安丘城,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安邱〕(12,17)。【人】 安丘望之,汉时京兆长陵人